默认计划
929人加入学习
(18人评价)
网络工程师
价格 ¥ 299.00
承诺服务
该课程属于 高校公益行 | 网络安全实践训练营 请加入后再学习

课堂笔记:

IP地址是二进制34位

逐跳

长20个字节,四位,tos,

10.0.0.0

127保留

 a类地址主机数多

网络地址:主机号全为0

192.168.2.0

192.168.2.255

默认路由全为0

广播地址全为1

网关

rarp

icmp :ping 

课后笔记:

1.IP主要作用

A.标识节点和链路

B.寻址和转发

C.适应各种数据链路

2.IP地址头部长度20字节

A.版本号

B.TOS

C.TTL

D.协议号

3.IP地址分为网络号和主机号

A.网络号用于区分网络

B.主机号用于标识网络的一个ip节点

4.IP地址分类:

A类:1~126 127保留(本地回环地址)

B类:128~191

C类:192~233

D类:224~239(组播)

E类:保留

5.特殊地址:

A.网络地址(主机位全部为0)

B.网段广播地中海(主机位全部为1)

C.回环地址(127网段)

D.所有网络地址(全部为0)

E.全网广播地址(全部为1)

6.icmp

ping

7.ARP地址解析协议

把IP地址解析成mac地址

8.R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把MAC地址解析为IP地址(无盘工作站)

9.主机发送,接收数据包

10.路由器发送数据包

[展开全文]
三三 · 2018-06-27 · IP基本原理 0

提供应用程序间通信

7

应用层

处理数据格式、数据加密等

6

表示层

建立、维护和管理会话

5

会话层

建立主机端到端连接

4

传输层

寻址和路由选择

3

网络层

提供介质访问、链路管理等

2

数据链路层

比特流传输

1

物理层

 

IP地址

网络地址

主机地址

 

10.

8.2.48

IPX地址

网络地址

主机地址

 

1aceb0b1

0000.0c00.6e25

  • OSI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层次结构
    • OSI模型定义了网络中设备所遵守的层次结构
    • 分层结构的优点:
      • 开放的标准化接口
      • 多厂商兼容性
      • 易于理解、学习和更新协议标准
      • 实现模块化工程,降低了开发实现的复杂度
      • 便于故障排除
  • 对等通信:
  • 每一层都利用下层提供的服务与对等层通信
  • 每一层都使用自己的协议
  • 数据封装与解封装:
  • 网络层(https://baike.baidu.com/item/网络层)
    • 编址:TCP/IP协议中的IP
    • 路由
    • 拥塞控制
    • 异种网络互连
    • 网络层地址:
  • 数据链路层(https://baike.baidu.com/item/数据链路层)
    •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 编帧和识别帧
      • 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持和释放
      • 传输资源控制
      • 流量控制
      • 差错验证
      • 寻址
      • 标识上层数据
    • 局域网数据链路层分为LLC子层和MAC子层
    • 局域网数据链路层标准:
      • IEEE802.1:基本局域网问题
      • IEEE802.2:定义LLC子层
      • IEEE802.3:以太网标准
      • IEEE802.4:令牌总线网
      • IEEE802.5:令牌环网
    • 广域网数据链路层标准:
      • HDLC
      •  PPP
      • Frame Relay
  • 物理层(https://baike.baidu.com/item/物理层):定义电压、接口、线缆标准、传输距离
    • 物理层介质:
      • 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细缆和粗缆
      • 双绞线(twisted pair)UTPSTP
      • 光纤(fiber):单模、多模
      • 无线(wireless):红外线、蓝牙Blue ToothWLAN技术
    • 局域网物理层:
      • 常见标准:10Base-T100Base-TX/FX1000Base-T1000Base-SX/LX
      • 常见设备:中继器、集线器
    • 广域网物理层:
      • 常见标准:RS-232V.24V.35
      • 常见设备:Modem
  • 网络层地址是全局唯一的
  • 网络层地址通常由两部分组成:
    • 网络地址
    • 主机地址
  • 路由协议与可路由协议:
    • 可路由协议(routed protocol):定义数据包内各个字段的格式和用途,对数据进行网络层封装。
    • 路由协议(routing protocol):在路由器之间传递信息,计算路由并形成路由表,为可路由协议选择路径。
  • 可路由协议就好像是物品,路由协议就是运送该物品的交通工具
  • 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服务:
    • 面向连接的服务:
      • 通信之前先建立连接,通信完成后断开连接
      • 有序传递
      • 应答确认
      • 差错重传
      • 适合于对可靠性要求高的应用
    • 无连接的服务:
      • 尽力而为的服务
      • 无需建立连接
      • 无序列号机制,无确认机制,无重传机制
      • 适合于对延迟敏感的应用
  • 应用层(https://baike.baidu.com/item/应用层)
    • 为应用程序进程(比如文件处理、邮件、电子表格)提供网络服务
  • 表示层(https://baike.baidu.com/item/表示层)
    • 定义数据格式与结构
    • 协商上层数据格式
  • 会话层(https://baike.baidu.com/item/会话层)
    • 会话层协议:
      • 主机间通信
      • 建立、维护、终结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
      • 文字处理、邮件、电子表格等
      • ASCIIMPEGJPEG
      • SQLNFSRPC
  • 传输层(https://baike.baidu.com/item/传输层)
    • 传输层功能:
      • 分段上层数据
      • 建立端到端连接
      • 透明、可靠传输
      • 流量控制
    • 传输层协议:
      • 主要有TCP/IP协议组的TCP协议和UDP协议,以及IPX/SPX协议组的SPX协议等。
[展开全文]

  • 计算机网络的演进
  •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 定义:计算机网络是一组自治计算机互连的集合。
    • 基本功能:
      •  资源共享:硬件/软件共享。
      • 分布式处理与负载均衡:通过计算机网络海量的去处理相同的任务。
      • 综合信息服务:公交卡的应用。
  • 路由器有名称之为协议转换器。
  • PSTN(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一种常用旧式电话系统。即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电话网。工作原理:公共交换电话网络是一种全球语音通信电路交换网络,包括商业的和政府拥有的。
  • 网络的拓扑结构
  • 计算机网络的类型
    • LAN(Local Area Network)
      • 通常指几千米以内的,可以通过某种介质互联的计算机、打印机、modem或其他设备的集合
    • 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 MAN覆盖范围为中等规模,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通常是一个城市内的网络连接(距离为10KM左右)
    • WAN(Wide Area Network)
      • 分布距离远,它通过各种类型的串行连接以便在更大的地理区域内实现接入
  • 部分网状:只是重要节点之间两两互连。
    • 优点:成本低于全网状网络。
    • 缺点:可靠性比全网状网络有所降低。
  • 全网状:所有节点都通过线缆两两互连。
    • 优点:具有够可靠性和高通信效率。
    • 缺点:每个节点都需要大量的物理端口,同时还需要大量的互连线缆。成本高,不易扩展。
  • 环型:环型网络拓扑结构主要应用于采用同轴电缆(也可以是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令牌网中,是由连接成封闭回路的网络节点组成的。
    • 优点:
      1. 电缆长度短,只需要将各节点逐次相连。
      2. 可使用光纤。光纤的传输速率很高,十分适合于环形拓扑的单方面传输。
      3. 所有站点都能公平访问网络的其他部分,网络性能稳定。
    • 缺点:
      1. 节点故障会引起全网故障,是因为数据传输需要通过环上的每一个节点,如某一节点故障,则引起全网故障。
      2. 节点的加入和撤出过程复杂。
      3. 介质访问控制协议采用令牌传递的方式,在负载很轻时信道利用率相对较低。
    • 分类:环拓扑和双环拓扑。
  • 树型:一种类似于总线拓扑的局域网拓扑。树型网络可以包含分支,每个分支又可包含多个结点。
    • 优点:
      1. 易于扩展。可以延伸出很多分支和子分支,因而容易在网络中加入新的分支或新的节点。
      2. 易于隔离故障。如果某一线路或某一分支节点出现故障,它主要影响局部区域,因而能比较容易地将故障部位跟整个系统隔离开。
    • 缺点:
      1. 树型拓扑的缺点与星型拓扑类似,若根节点出现故障,也会引起全网不能正常工作。
  •  星型:星型结构以中央节点为中心,并用单独的线路使中央节点与其他各节点相连,相邻节点之间的通信都要通过中心节点。
    •  优点:
      1.  管理维护容易。由于所有的数据通信都要经过中心节点,中心节点可以收集到所有的通信状况。
      2.  节点扩展、移动方便。节点扩展时只需要从集线器或交换机等集中设备中拉一条线即可,而要移动一个节点只需要把相应节点设备移到新节点即可,而不会像环型网络那样“牵其一而动全局”。
      3.  易于故障的诊断与隔离。由于各个分节点都与中心节点相连,故便于从中心节点对每一个节点进行测试,也便于将故障节点和系统分离。
    •  缺点:
      1.  安装工作量大,组网费用高。采用星型结构所需的连线长,增加了线缆的费用,也增大了安装工作量。
      2.  过分依赖中央节点。如果中心节点设备故障,整个网络会瘫痪,因此对中心节点的可靠性要求很高。
  • 总线型:总线型拓扑结构是指采用单根传输线作为总线,所有工作站都共用一条总线。
    • 优点:
      1. 结构简单:网络各接点通过简单的搭线器(T头)即可接入网络,施工类似接电视天线。
      2. 走线量小:星型网络需要从中心集线器向每个网络接点单独甩线,如果不用线槽走线的话,地面上经常爬满一捆一捆的网线。
      3. 成本较低;总线型网络因用线量小,无需集线器等昂贵的网络设备,不用线槽、接线盒等结构化布线材料,成本要大大低于星型网络。如果再采用无盘工作站,是网吧最廉价的解决方案。
      4. 扩充灵活:星型网络在增加接点数目时有时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如果在网络最初规划时留的空间较小,可能会遇到下列情况 可能会因为只增加一个接点而必须购买一个交换机;而总线型网络只需增加一段电缆和一个T头就可增加一个接点。
    • 缺点:
      1. 最高速度为10M。
      2. 无法应用交换技术。
      3. 网络无法采用分层结构。
  • 网络标准化组织
    •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 电子电器工程师协会(IEEE)
    • 美国国家标准局(ANSI)
    • 国际电信联盟(ITU)
    • INTERNET架构委员会(IAB)
  • 衡量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 带宽(bandwidth)
      • 描述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能够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另一个结点的数据量
      • 通常以bps为单位
      • 例如以太网带宽为10Mbps,快速以太网为100Mbps
    • 延迟(delay)
      • 描述网络上数据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另一个节点所经历的时间
  • 数据在网络中的交换
    • 电路交换:基于电话网的电路交换。
      • 优点:延迟小、透明传输。
      • 缺点:带宽固定,网络资源利用率低,初始连接建立慢。
    • 分组交换:以分组为单位存储转发。
      • 优点:多路复用,网络资源利用率高。
      • 缺点:延迟大,实时性差,设备功能复杂。
[展开全文]

1.局域网协议主要有:

A.以太网

B.令牌环网

C.FDDI网络

 

2.数据链路层分为:

A.LLC子层 封装和标识上层数据

B.MAC子层 适应种类多样的数据介质

 

3.以太网双绞线 线序

A.直连线

Side 1                  

1=白/橙

2=橙

3=白/绿

4=蓝

5=白/蓝

6=绿

7=白/棕

8=棕

B.交叉线

Side 1                  

1=白/橙

2=橙

3=白/绿

4=蓝

5=白/蓝

6=绿

7=白/棕

8=棕

 

4.冲突域:所有端口共享一根总线,其中一个端口无论分送什么样的数据帧,其他端口均能收到。

5.单播,组播,广播

6.CSMA/CD

7.数据链路层流量控制

A.背压式流控

B.反向PAUSE帧

8.MAC地址

A.48位2进制数,用12位16进制表示

B.前24位OUI地址,IEEE分配

C.后24位EUI地址 由产商自行分配

9.总线型以太网:543原则

10.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以太网

A.快速以太网协议标准:802.3u

B.千兆以太网协议标准 802.3.z 802.3ad

11.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12.WLAN

A.CSMA/CA

B.802.11A4a(5GHz)和802.11b(2.4GHz),802.11g(2.4GHz)不兼容

C.蜂窝式覆盖原则

[展开全文]

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定义了网络OSI七层参考模型

 

2.网络分层结构的特点:

A.开放的标准化接口

B.多产商兼容性

C.易与理解,学习和更新协议标准

D.实现模块化工程,降低了开发实现的复杂性

E.便于故障排除

 

3.OSI 七层参考模型分为:

层次

名称

数据单元名称

功能

7层

应用层

APDU

提供应用程序间通信

6层

表示层

PPDU

处理数据格式,数据加密等

5层

会话层

SPDU

建立,维护和管理会话

4层

传输层

Segment(段)

建立主机端到端连接

3层

网络层

Packet (包)

寻址和路由选择

2层

数据链路层

Frame(帧)

提供介质访问,链路管理等

1层

物理层

Bit (比特)

比特流传输

 

4.路由协议和可路由协议

a.可路由协议定义数据包内各个字段的格式和用途,对数据进行网络层封装(运输中的货物)

路由协议在路由器之间传输信息,计算路由并形成路由表,为可路由协议选择路径(运输货物的工具)

 

5.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服务

A.面向连接的服务(打电话)

-通过之前先建立连接,通信完成后断开连接

-有序传递

-应答确认

-差错重传

-适合与对可靠性要求高的应用

B.无连接的服务(看电视直播)

-尽力而为的服务

-无需建立连接

-无序列好机制,无确认机制,无重传机制

-适合于对延迟敏感的应用

 

6.TCP/IP四层模型

[展开全文]

一.计算机网络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一组自治计算机互联的集合(IEEE 高级委员 坦尼鲍姆)

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A.资源共享(软件共享,硬件共享)

B.分布式处理

C.综合信息服务

三.计算机网络的演进:

A.主机互联

B.局域网

C.互联网

D.因特网

四.计算机网络类型(概念及特点):

A.局域网 LAN

B.广域网 MAN

C.城域网 WAN

五.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各类型的稳定性):

A.总线型拓扑

B.星型拓扑

C.环形拓扑

D.环型拓扑

六.计算机网络数据传输:

A.电路交换(电话网特点)

B.分组交换(复用,利用率高)

七.计算机网络指标:

A.带宽 B.延迟 C.抖动 D.丢包率

八.计算机网络标准化组织:

A.国际标准化组织IOS B.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C.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 D.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

[展开全文]

                       计算机网路

[展开全文]

共享式以太网和交换式以太网的区别:

共享式以太网中,所有的终端主机都处于同一个冲突域中,局域网中的所有接入终端共享总线的带宽。

交换式以太网中,交换机的每个端口处于独立的冲突域中,终端主机独占端口的带宽。

交换机的mac地址的学习过程(默认300s):

mac地址表初始化(交换机启动时,mac地址表内无选项)

将mac地址和相应端口对应起来,形成mac地址表,然后通过其他端口将它的数据帧发给其他主机

将mac地址和相应端口对应起来,形成mac地址表

 

交换机对数据帧的过滤与转发:

单播数据帧转发(交换机只发给目标)

广播、组播和未知单播帧的转发(交换机都发出去(泛洪))

802.3

DA|SA|Type|Data|Fcs

 

广播域:

路由器或三层交换机的三层接口处于独立的广播域中,终端主机发出的广播帧在三层接口被终止。

 

 

[展开全文]

ping、tracert命令检查网络连通性

ping的实现原理:

发送request请求报文,返回reply报文

并不代表其他协议下可以连通,只能代表最基本的网络连通

-a选择源ip地址

-c指定发送报文数量

-f不允许报文被分片,测试mtu值的大小

-h指定数据报文的大小

-i选择哪个接口发送出去

-m发包的间隔

-t 报文的最大响应时间(默认是2秒钟)

-s 发送报文的大小

-r 记录路由转发的路径

ttl值:包的生命值

 

tracert的实现原理:

ttl值:包的生命周期

参数:

-a 选择源地址

-f 选择第一个参数报文的ttl值

-m 最大的生存时间

-p 端口号跟踪(默认33434)

-q 探测的每个包的数量

-w 探测的报文的响应时间

 

系统调试:

对网络设备所支持的绝大部分协议和功能,系统都提供了相应的调试功能,帮助用户对错误进行诊断和定位

调试信息的输出有两个开关(屏幕输出开关、协议调试开关)

开启控制台对系统信息的监视功能:

terminal monitor

打开屏幕输出开关:

terminal debugging

打开模块调试开关

debugging module-name

显示调试开关:

display debugging

只开协议的调试开关,不要开所有的调试开关

 

 

[展开全文]

连接配置:

波特率:9600bps

数据位:8bits

奇偶校验:无

停止位:1bit

流量控制:无

 

网络设备文件系统:

主要文件:

应用程序文件(。bin为结尾的镜像文件)

配置文件

日志文件

 

网络设备的存储方式:

一开始CPU,然后分出来三个(rom(bios、应用程序文件),flash(起始的配置文件,日志文件),ram(进行中的配置文件、运行中的操作系统))

 

文件系统的操作:

目录操作

文件操作

储存设备操作

设置文件系统的提示方式

 

文件的管理:

起始的配置(flash中)与当前配置(ram中)

配置文件是以文本格式保存的命令,默认配置并不出现在配置文件中

配置文件的选择顺序(如果用户指定了启动配置文件,且配置文件存在,则以启动配置文件进行初始化;如果用户的启动配置文件不存在,则以空配置进行初始化)

 

配置文件的操作:

保存配置

擦除配置

设置下次启动的配置文件

备份/恢复下次启动配置文件

查看保存的配置文件

查看系统启动配置文件

查看当前生效的配置

查看当前视图下生效的配置

 

用ftp传输文件的工作方式:

可以充当ftp服务器和客户端

 

配置设备的ftp服务:

是能ftp服务器端功能

创建用户

设置服务类型及登陆密码

 

tftp传输文件的工作方式:

tftp客户端

在执行上传/下载操作时,到tftp服务器的可达路由可能有多条,用户可以配置客户端tftp报文的源地址

当设备作为tftp客户端时,可以把本设备的文件上传到tftp服务器,还可以从tftp服务器下载文件到本地设备

下载分为普通下载和安全下载

 

指定下次启动加载的应用程序文件:

指定下次启动加载的应用程序文件

显示下次启动加载的应用系统文件

 

重启设备:

重启系统

开启设备定时重启功能,并指定重启的具体时间

开启设备定时重启功能,并指定重启的等待时延

显示设备的重启时间

 

网络设备的一般引导过程:

加电》硬件自检》加载bootrom程序》查找应用程序文件,找到后加载应用程序,找不到进入bootrom模式,加载应用程序》查找起始配置文件(找到了加载启动配置,找不到加载空配置)》进入命令行模式

 

网络设备软件维护的一般性方式:

命令行模式下tftp/ftp

bootrom模式下以太口tftp/ftp

bootrom模式下console口采用xmodem协议

 

[展开全文]

局域网

将数据链路层分为两部分

LLC:实现与硬件无关,主要功能标志上层数据,用服务访问点SAP表示上层的服务协议

MAC:提供LLC与物理层的借口,在特定介质上提供不同的

主要的局域网技术:

以太网、令牌环路网、FDDI环网

以太网:802.3协议标准,一个共享介质,通信时必须有避让机制。

令牌环网:802.5标准,星型拓扑结构,发送时,必须获得令牌(特殊的MAC指针)

FDDI:802.4 光纤 早期使用时 支撑范围广

Hub集线器 RJ45水晶头

10BASE-T使用的RJ-45接头

直连线:

交叉线:橙白、橙 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展开全文]

网络设备访问方式:

通过Console口本地访问

通过AUX口远程访问

使用Telnet终端访问

使用SSH终端访问

通过异步串口访问

 

使用Console口进行连接(通过Console线缆连接串口和路由或交换机的console口)(创建新的连接,通过SecureCRT)(选择COM口)(进入设备配置界面)

 

使用AUX口进行连接(通过PSTN进行远程拨号的连接)

 

使用Telnet进行连接(通过ip网络进行连接)(网络接口连接网络接口)(在程序和功能里启动Telnet功能)(明文传输

 

SSH(secure shell, 安全外壳):在无安全保证的网络上提供安全的远程登陆等服务(有传输协议、验证协议和连接协议三部分组成)(使用TCP端口22)(提供password和publickey两种验证方式)

 

命令行的使用:

命令视图(用户视图、系统视图、路由协议视图(配置路由协议参数)、接口视图(配置接口参数)、用户界面视图)

各视图的关系(用户视图》系统视图,然后一对多,》接口视图、用户界面视图、路由协议视图、vlan视图

命令级别(访问级0、监控级1、系统级2、管理级3)

命令行帮助特性(输入?查看)

按Tab补全命令

错误提示信息(记住出现^时就是表明那里出现错误了)(从左往右检查,捕捉到错误就停止)

命令行历史记录功能(display history-command)

命令行的编辑功能

分页显示

常用设备管理命令(配置设备名称、系统时间、欢迎/提示信息;查看版本信息,查看当前配置,显示接口信息,显示接口ip状态与配置信息,显示系统运行统计信息)

路由器telnet服务配置命令(配置与网络相连端口的ip地址、使能telnet服务器端功能、进入vty用户界面视图,设置验证方式,设置登陆密码和用户级别,创建用户、配置密码、设置服务类型、设置用户级别)

ssh服务配置命令(使能ssh服务器功能,配置ssh客户端登陆时的用户界面、配置ssh用户、生成rsa密钥、导出rsa密钥、销毁rsa密钥)

 

[展开全文]

路由器作用:

连接具有不同介质的链路

连接网络或子网,隔离广播(默认不转发广播)

对数据报文执行寻路和转发

交换和维护路由信息

 

路由器特点:

工作 在osi模型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根据网络层信息进行路由转发

提供丰富的接口类型

支持丰富的链路层协议

支持多种路由协议

 

交换机的作用:

连接多个以太网物理段,隔离冲突域

对以太网帧进行高速而透明的交换转发

自行学习和维护MAC地址信息

 

交换机的特点:

主要工作在osi模型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提供以太网间的透明桥接和交换

依据链路层的mac地址,将以太网数据帧在端口间进行转发

 

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发展趋势:

路由和交换的融合

多业务功能的融合

设备虚拟化

 

H3C路由器系列:

cr系列核心路由器

sr系列高端路由器

msr系列路由器

er系列路由器

 

h3c路由器示例:

智能接口卡(安装拓展网络卡)

配置口

多功能接口模块

电源开关及插座

 

h3c交换机系列:

数据中心交换机产品

epon

epcn网关

园区网交换机产品

 

h3c交换机命名规则:

产品品牌

产品系列

子产品系列

是否是路由交换机

低端用于区别同一类的多个系列,高端是指业务槽位数

可用端口数

上行接口类型

业务特性

 

h3c交换机示例:

48个1000base-t以太网端口

4个sfp以太网端口

2个qsfp以太网端口

管理口

配置口(console)

 

h3c网络设备操作系统:

comware的作用:

设备运行的网络操作系统

对硬件驱动和底层操作系统进行屏蔽与封装

集成了丰富的链路层协议、以太网交换、ip路由及转发、安全等功能模块

制定了软硬件接口标准规范,对第三方厂商提供开放平台与接口

 

comware的特点:

支持ipv4及ipv6多协议

支持多核cpu

路由与交换功能融合

高可靠性和弹性扩展

灵活的裁减和定制功能

 

 

[展开全文]

TCP与UDP基本原理

TCP是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层协议

UDP是无连接的传输协议

 

传输层作用:

提供面向连接或无连接的服务

维护连接状态

对应用层数据进行分段和封装

实习多路复用

可靠的传输数据

执行流量控制

 

TCP基本原理:

面向连接的

三次握手(建立可靠连接)

确认机制(应答接收)

端口号(多路复用)

序列号(丢失检测、乱序重排)

完整性校验(差错检测)

窗口机制(流量控制)

 

TCP封装:

ip头,tcp头,载荷数据

TCP头格式:

32位,24个字节

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

序列号(tcp的数据字节)(32位)

确认序列号(=序列号+1)

数据偏移,保留的,urg(紧急指针),ack(确认),psh(延迟推)、rst(复位、重置),syn(正在建立连接),fin(正在断开连接)、窗口(告诉主机每次能够接受的数据量的大小)(流量控制)

校验和(校验数据),

选项(哪些数据字段是有效的)、数据、填充(一个引入额外的‘0’,保持tcp头为32位的整数)

TCP转发时,MSS值(数据最大承载量)

数据链路层,MTU值( 最大传输单元 )

 

tcp/udp端口号:

每个ip地址可以提供16个源端口号,16个目的端口号。每个ip地址能提供2的16次方个端口号。

知名端口号:<1023

TCP

telnet:23

ftp:20/21

http:80

smtp:25

UFP

dns:53

tftp:69

snmp:161/162

bootp:67/68

 

tcp连接的建立:

三次握手(主机a首先发送SYN请求序列号为a,第一次不需确认;主机b回馈序列号为b,ack=a+1;主机a发送序列号a+1,ack=b+1)

断开连接(主机a FIN(seq=p);主机b ack=p+1 还有FIN(seq=q);主机a ack=q+ 1)

传输确认(根据主机b的接收能力协商传输数据确认,主机b每四个之后发送ack=4097)

超时重传(主机b发送ack=1025,主机a等RTT(等待往返时间)后重新发送)

滑动窗口(交换窗口来确认最大接受数据量的大小)(由于太大,主机b发送ack=4097,win=2048,之后主机a每次只发送2048字节)

 

utp基本原理:

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

长度,校验和

数据

udp缺乏可靠性的保障机制,占用资源少,节约缓存,延迟小

tcp有可靠保障机制,占用内存多,需要等待对方确认

 

[展开全文]
lucy俊 · 2018-06-09 · TCP 与UDP 0

IP基本原理

IP协议:

工作在网络层(ICMP(定义了网络层控制)(ping)、IGMP(管理ip主播)、ARP(地址解析协议,将ip地址解析成MAC地址、RARP(反向地址解析))

 

ip(不是面向连接)(不会看是否成功传递)主要作用:

标识节点和链路:
用唯一的ip地址标识每一个节点

用唯一的ip网络号标识每一个链路

网络位:主机位

寻址和转发:

确定节点所在网络的位置,进而确定节点所在的位置

ip路由器选择适当的路径将ip包转发到目的节点

适应各种数据链路:

根据链路的MTU对ip包进行分片和重组(最大传输单元)

为了通过实际的数据链路传递信息,须建立ip地址到数据链路层地址的映射(MAC地址)

 

ip网络的结构;

ip网络由多个网段构成,每个网段对应一个链路

路由器负责将网段连接起来,适配链路层协议,在网络之间转发数据包

 

ip头格式:

20个字节

版本号占4位 ipv4

头长度 IP包头长度 4位

服务类型 标志服务等级 8位

总长度  ip包的总长度 16位

标识符  标识每一个ip包,没发送一个包,标识符都会加一

标识

帧偏移量(与前者进行分片)

ttl值(每经过一个三头设备都会减一,当变为0,就将数据包进行丢弃)

协议号

头部校验符(ip包是否完整)

源地址(在哪里发过来)

目标地址

 

ip地址格式和表示方法(32位)

网络号+主机号

网络号用于区分ip网络

主机号用于标识该网络内的一个ip节点

路由两个端口就是两个网络

 

IP地址分类:

a类地址(第一个八位段(以0开始,后面7位是网络号),127地址段保留, 真正a类地址段为1-126(网络数特少,主机数特多)

b类地址(第一个八位段(以10开头),网络号为后面14位,128-191)(网络数中等,主机数中等)

c类地址(第一个八位段(以110开头),网络号为后面21位,192-233)(网络数变多,主机数变少)

d类地址(组播地址)(以1110开头)(224-239)

e类地址(保留)(11110开头)

特殊的ip地址

主机号全0:网络地址,代表特定网段

主机号全1(255):网段广播地址,代表特定网段的所有节点

网络号为127:环回地址,常用于环回测试

全0:代表所有网络,常用于指定默认路由

全1(全255):全网广播地址,代表所有节点,255.255.255.255

 

ARP(用于已知的ip地址解析为mac地址):

ip地址只是逻辑地址(网络管理员配置的)

网络通讯一定要拿到物理地址,ip通过ARP拿到

主机a发送广播ARP请求,之后指代的ip地址的主机b单播ARP响应

分为动态(动态学习)和静态ARP(网络管理员配置上去的)

 

ARP分组格式:

硬件类型

协议类型

硬件长度

协议长度

 

代理ARP:

网关:代理ARP的功能

主机a广播ARP请求,到达ARP代理设备后,转向另一个接口发送出去,到达主机c。主机c发送单播ARP响应,经过ARP代理设备,到达主机A。主机a跟主机c在通信时,要交给网关(路由)处理

 

RARP(用于无盘工作站):

广播RARP请求(发送mac地址,请求IP地址),单播RARP响应(分配ip地址)(用于数据链路层地址已知时解析ip地址)

 

ICMP可达性探测(定义了网络层控制和传递消息的功能):

定义了错误报告和其他关于ip数据包处理情况的消息

可用于报告数据包传递过程中发生的错误、失败等信息,提供网络诊断等功能

可分为ICMP差错消息和ICMP查询消息

 

ICMP报文:

差错报告报文:

3 目的站不可达

11 超时

查询报文

13 或 14 时间戳请求或应答

 

ICMP报文格式:

类型

代码(特定报文类型产生错误的原因)

校验和(ICMP首部和数据的校验和)

数据(包含了所以接受到的数据报的IP报头)

 

回送请求和应答:

测试目的站是否可达

 

主机单播ip包发送:

若目的地址所处网络号与本机所处网络号相同,则目的处于直连网段

发送数据包时,判断是否直连,是则直接解析目的主机MAC地址(ARP),否则解析网关硬件地址(MAC)地址,之后以ARP代理发送出去

 

路由器单播ip包转发:

上层协议要求发送数据包,目的是否本机,是自己则提交上层协议处理,否则判断目的是否直连。若直连,解析目的主机硬件地址,否则解析下一跳路由器硬件地址(查看路由表),最后封装成帧并由相应出接口发出

若目的地址所处网络号与本机任一接口的网络号相同,则目的处于相应接口直连网段

路由器通过查找路由信息判断下一跳路由器地址

 

主机接受ip包:

目的ip地址等于自己ip地址

目的ip地址是一个广播地址

目的ip地址是一个组播地址,本机的某个服务属于此组播组

否则主机的网络层丢弃此ip包

 

广播风暴:

路由器转发广播将导致全网充斥广播,可能引发广播风暴

路由器默认不转发广播

 

[展开全文]

局域网是一种协议,不是一种网络。

数据链路层:llc层(与物理层无关)(封装,标识上层数据)SAP协议标识服务访问点,mac层(llc与物理层的接口)

主要局域网技术:

以太网(总线穿插主机节点)(802.3标准)(同一时刻只能有一台主机占用总线)

令牌环网(802.5标准)(必须拿到令牌(MAC控制帧)才能发送数据)(只能沿着一个方向进行传输)

FDDI环网(802.4)(早期能支持1000个主机)(随着科技发展,逐渐淘汰)

早期以太网技术介绍

10BASE5 粗同轴电缆

10BASE2 细同轴电缆

10BASE-T 双绞线 100m

RJ-45水晶头:

直连线(两端线序一样)(T568B)

交叉线(1 3, 2 6对调了)(T568A)

 

MDI/MDIX:

同类接口互连交叉线,异类接口互连直连线

H3C以太网交换机支持MDI/MDIX自适应,不必考虑连线类型 Cisco

现在一般都是直连线了

 

以太网集线器:

集线器与主机构成物理星型拓扑

集线器内部采用总线结构,任意时间只有一台主机能占用总线

 

CSMA/CD载波侦听:

侦听到线路上有载波时,不发送数据;侦听不到,已空闲,可以抢占线路;同时侦听到并发送数据,产生冲突,就全部停止发送,等待随机退避时间,退避期满的主机首先开始发送。

忙等待;闲等待;边发边听,发现冲突

MAC地址:

介质访问控制地址

MAC地址,48位二进制数,常用12位16进制数表示

前24位为OUI(由IEEE分配的),后24位EUI(厂家自己进行分配)(唯一的)。(软件可以暂时更改)

(数据传播方式)单播与广播:

单播:单独发送

广播:任何人都发送(会很慢)

组播:按组发送

接收地址包括本卡MAC地址,广播地址和本机所属组播组地址

网卡丢弃与本卡接收地址匹配的帧

网卡解开与本卡接收地址匹配的帧,将数据递交上层处理

以太网流量控制:

发送反向发送电压信号触发CSMA侦听机制,产生冲突,发送数据速度变缓。(半双工)(背压式流控)

反响发送PAUSE帧(组播MAC地址数据帧)(PAUSE流控)(全双工)

 

总线型以太网拓扑扩展

用中继器可以扩展10BASE5和10BASE2网络范围。

所有线缆段都属于一个冲突域。

星型扩展

用集线器可以扩展10BASE-T网络范围。

全部线缆都属于一个冲突域。

现代以太网技术(速度变快)(快速以太网802.3u和千兆以太网802.3z;802.3ab):

STP(屏蔽的双绞线),UTP(非屏蔽)

现代以太网在技术上有很大的提升

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

多模光纤(发送不同波长不同角度的光):衰耗大,成本低,较粗的纤芯,传输距离小

单模光纤(传送单一波长的激光):成本高,衰耗小,传输距离远

光纤连接器:

ST接头

FC接头

SC接头

LC接头

用交换机(早期叫网桥)扩展以太网拓扑:

hub集线器(所有端口共享着一根总线)

交换机(隔离冲突域;扩大物理连接范围;提高以太网带宽利用率,增加吞吐量;适应不同的速率和不同的双工状况)

WLAN技术基础:

射频技术产生;方便便捷;部署简单

使用协议:802.11协议;802.11a,802.11b,802.11g

a与b,g不兼容,由于频率范围不一样。

802.11b和g的工作频段有重叠,会形成干扰。使用蜂窝式覆盖(调整发射功率,避免跨区域同频干扰;任意相邻使用无频率交叉的频道;实习无交叉频率重复使用)

无线网络的介质访问控制:CSMA/CA(载波侦听多点接入/避让机制)侦听线路(空口)是否空闲,若繁忙,继续侦听,引入固定的帧间隔时长,倒计时结束后,启动定时器,发送数据帧。四个站点交替进行

热点覆盖:

办公地点无线互连

[展开全文]

子网划分

[展开全文]
Kessi · 2018-06-07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OSI参考模型为统一配置

OSI定义了网络设备所遵循的层次结构

优点:开放的标准化接口

多厂商兼容性

易于理解、学习和更新协议标准

实现模块化工程,降低了开发的复杂度,增加开发效率

便于故障排除(快速定位故障出现在哪一层次)

层次:

7应用层(为应用程序进程(如文字处理、邮件、电子表格)提供网络服务)APDU

6表示层(定义数据格式与结构、协商上层数据格式)PPDU

5会话层(主机间通信;建立、维护、终结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文字处理、邮件、电子表格等、ASCII、MPEG、JPEG等;SQL、NFS、PRC等)SPDU

4传输层(分段上层数据;建立端到端连接;透明、可靠传输;流量控制)(协议:TCP协议和UDP协议,SPX协议)

3网络层(编址(IP地址),路由,拥塞控制,异种网络互连(可以连接各种信号))(网络层地址 组成:(网络地址、主机地址)(网络层地址是全局唯一的))(路由协议(RIP,OSRF,BGP)(交通工具)与可路由协议(IP)(物品):可路由协议:定义数据包内各个字段的格式和用途,对数据进行网络层封装; 路由协议:路由器之间传输信息,计算路由并形成路由表,为可路由协议选择路径)(面向连接的服务:通信之前先建立连接,通信完成后断开连接;有序传递;应答确认;差错重传;适用于对可靠性要求高的应用。无连接的服务:尽力而为的服务;无需建立连接;无序列号机制,无确认机制,无重传机制;适合于对延迟敏感的应用)

2数据链路层(LLC子层(电信号),MAC子层(光信号))(编帧和识别帧,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持和释放,传输资料控制,流量控制,差错验证,寻址,标识上层数据)(IEEE802.1到IEEE802.5基本局域网问题)(HDLC,PPP,Frame Relay)

1物理层(二进制,传输1和0)(定义电压、接口、线缆标准、传输距离等)(介质:同轴电缆(细缆和粗缆)、双绞线、光纤、无线)(物理层设备:中继器、集线器、Modem)

 

对等通信:

每一层都会使用自己的协议

每一层都利用下层提供的服务与对等层通信

 

数据封装与解封装

OSI参考模型简化为TCP/IP模型

前2个变为网路接口层,后三个变为应用层。

[展开全文]

计算机网络是一组自治计算机互连的集合。

基本功能:

资源共享(软件共享:云盘共享,硬件共享:打印机)

分布式处理与负载均衡(多个接出口)(访问百度服务器时,访问多台就近的服务器)

综合信息服务

演变:主机互联》局域网》互联网(城域网和局域网)(还有一定范围)》因特网(特指全球)

计算机网络类型:

lan(局域网):范围小,可靠性高,传输速度快

man(城域网):范围中等,10km左右,介于lan与wan之间

wan(广域网):接入方式多样,分布距离远,范围广

拓扑结构(线路也需要成本的):

总线型:接入终端越多,速度越慢。当有一个地方出现故障,后面的设备就无法进行通信了。带宽窄

星型(应用比较多):中心节点向四周扩散。分支出问题,不会影响其他分支。中心出问题才会。

树形:星型的一种变形

部分网状的互连

全网状

环形

数据的交换方式:

电路交换(基于电话网的电路交换):传输透明,延迟小,带宽固定,网络资源利用率低,初始连接建立慢

分组交换(载有接受方和传出方的标志符)(以分组为单位存储转发)(打包动作引发延迟):多路复用,网络资源利用率高,延迟大,设备功能复杂,实时性差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带宽(衡量网络快慢):一定时间内,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的数据量。以bps为单位。1B = 8bit,1024B=1KB,1024KB=1MB

延迟(网络传输能力):网络上数据一个节点传送到另一个节点所经历的时间(处理延迟,传输介质的延迟,交换机的延迟。。。)

抖动(网络传输稳定性):延迟的绝对值

丢包率(网络传输可靠性):数据转发能否正确的到达目的地

网络标准化组织: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电子电器工程师协会(IEFE)

 

 

[展开全文]